办理保函的风险,你应该知道!!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也没有毫无风险的业务。

那么担保行业,特别是工程担保的风险又在哪里呢?

一、来自业主(保函受益人)的风险。

这一层风险主要包括银行保函格式风险、银行保函期限管理风险、受益人的能力风险和品行风险。

一般情况下,由于业主处于优势地位,在国际工程中的银行保函的格式都是由业主提供的,承包商往往只能按照业主提供的格式申请开立银行保函而很难对银行保函提出自己的意见。

保函作为备用的偿付他人的契约性凭证,决不是一纸无足轻重的空文。在实际工作中,因保函管理不善,很容易给保函申请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例如,为了拿项目、签合同,承包商往往急于申请开具保函,保函开出后该延期而未及时办理延期手续,业主则以担心保函到期失效为借口而在有效期满前就向银行索偿,使承包商处于被动的地位;在保函该减额时而未及时办理减额手续,则造成应减除的责任未及时减除,既面临被业主多索偿的风险,也由此多负担银行担保手续费;在保函到期该撤销时未及时办理撤销手续,则要继续向银行支付担保费用等等。

而对招标人、受益人能力和品行审查的粗疏,是保函申请人面对的最大风险。对大多数建设工程来讲,往往有投资大、建设周期较长的特点。一个项目是否能顺利竣工,从业主方来说,就要看其资金实力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因为招标合同采用的语言是有利于业主方的语言和解释争议解决的仲裁机构也是业主指定的。承包商所支出的仲裁费用、聘请律师费用、来往交通费用、食宿费用等累加起来也不是一个小的数目,打不赢的可能性大一些,即使打赢了,最终获得的受益与付出的代价相比,恐怕还是零。

二、来自保函申请人的风险。

由于保函背后总有相应的基础合同的存在,银行保函担保的是申请人基础合同的履约行为,所以申请人对于基础合同的履行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保函的索赔风险。

来自申请人的风险主要包括中标后拒绝签约、中标后签约后不认真履约、工程完工后迟迟不交竣工资料、质量保修期间不正确履行职责等。

如笔者在实务中遇到的一个案例:A公司向国外B公司购买减速机用于在国外承包的工程中。B公司应A公司的要求开立了以A公司为受益人的银行保函,后由于B公司提供的减速机在质保期内屡次损坏,而B公司虽然进行维修,由于其减速机在设计上存在固有的却缺陷,减速机再次损坏,A公司因此遭到业主的索赔。后A公司与B公司在双方协商赔偿事宜的过程中,B公司态度亦很坚硬,A公司遂决定提起银行保函索偿。

另外,从市场的实际来看,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处于绝对的买方市场,因而一般不可能发生中标后放弃签约或随意终止履约的情况。信誉、能力等情况均较良好的建筑企业,在市场价格不发生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一般对其投标价格都会有比较科学合理的计算,所以一般也不可能发生因中标价过低而拒绝履约的情况。但是也有的企业,为中标而不计成本的压低价格,中标后由于物价上涨,导致其反悔,拒绝签署合同从而造成投标保函被没收。银行为了规避来自申请人的风险,一条重要的措施是要求申请人交纳一定比例的保函保证金,保证金比例的高低,主要是依据申请人的资信情况;另一条措施是要求申请人提供反担保。因此银行保函也是需要申请人付出一定代价的,并不仅仅是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三、保函本身执行过程中的风险。

除了上述的几种风险来源,银行保函本身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风险。

以预付款保函为例,按国际工程承包的例行做法,合同生效一个月内,业主应向承包商预付一笔款额,通常合同总额的 10%-15%,由于是预付,承包商必须在合同的中期或后期偿还,通常是由工程进度款中扣回。为保证承包商能如数偿还这项预付款,业主要求申请人(承包商)的银行出具等额的担保函,付款的偿还是分批扣还,而预付款保函则是一次性开出,如果保函中未曾写明预付款保函的担保金额,将随保函归还金额而相应减少,则很可能出现预付款已大部分偿还,而保函额不减的局面,业主随时可能全额没收保函,而承包商却不拥有全额预付款(因为很可能在业主没收保函时,承包商已经偿还了部分预付款)。

相关新闻